南林要闻
【南林新闻中心讯】为深化校地对接联系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10月30日下午,南京市委副书记李佰平一行来校调研,并召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对接会。南京市委副秘书长易兵,校长勇强,副校长唐金辉出席会议。南京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绿化园林局,溧水区、国家农高区相关负责人,我校相关部门负责人、相关领域专家及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工作小分队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易兵主持。

勇强代表学校对李佰平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南京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南京市委专程来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充分体现了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勇强表示,学校近年来以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为牵引,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服务领域从传统林业不断向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生物质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方向拓展,一批代表性成果正加速在南京落地转化,有效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助力南京市高质量发展;学校将以此次对接为契机,进一步聚焦南京市“4266”产业体系,重点在生物质材料、智能制造、林源食品医药等领域深化布局,持续推动校地融合走深走实,为南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贡献更多南林力量。
李佰平在讲话中对我校科技创新与转化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作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行业高校,南京林业大学长期扎根南京、服务地方,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在林木种质创新、林产化学、生物质材料、机械电子工程等领域形成一批引领性成果,并成功应用于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多个方面,为南京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强调,当前南京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这为校地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围绕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李佰平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完善对接机制,畅通合作渠道。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与需求对接机制,推动校地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制度化、精准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二是聚焦重点领域,促进成果转化。围绕南京市“4+6”现代化产业体系与学校优势学科,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共塑创新生态。市委、市政府将持续完善人才、科技、产业等政策支持,在平台建设、项目落地、人才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为校地合作创造更优环境。他表示,南京与在宁高校合作基础深厚、前景广阔,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开创校地合作新局面,为南京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易兵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迅速建立高效顺畅的对接机制,常态化、精准化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推动一批高质量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为高水平产业发展成果。相关园区也要主动对接、务求实效,全力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资源供给和园区产业创新需求的深度融合,共同书写校地协同创新发展新篇章。
会上,南京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了市领导联系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制度、成员组成及工作职责情况;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工作小分队召集人以及我校科技处、机电产品包装生物质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分别作交流发言。

会前,李佰平一行实地调研了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机电产品包装生物质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详细了解学校在用材林、经济林、生态林良种选育与培育,以及机电产品包装、生物质材料、工程竹木结构、装备制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应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