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首页 -教学科研
【南林新闻中心讯】从木质素出发合成价格昂贵的多巴胺,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合成策略,非常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近日,我校化学工程学院陈祖鹏教授、青年教师董琳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Dopamine Hydrochloride from Softwood Lignin”的研究论文(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0702-2),提出了一种从木质素到多巴胺的四步催化转化策略。
据了解,木质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芳香类生物质资源,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而多巴胺是一种能够让人感到快乐和幸福的神经传导物质,可以用来治疗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疾病,同时,聚多巴胺是一种非常强的离子和电子导体,广泛应用于多巴胺基氮掺杂碳的电极材料。研究发现,经过解聚、脱保护、胺化和水解,高选择性得到的多巴胺,单体收率高达74.5%,纯度高于98%。
该研究以农林废弃物中的木质素为底物,变废为宝,实现了多巴胺的绿色合成和可持续生产,且产品收率高、纯度高、易于分离,工艺成本低,极具经济性和应用前景。
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青年教师董琳为第一作者,陈祖鹏教授和华东理工大学王艳芹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高校面上项目启动经费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