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南林新闻中心讯】近日,我校化学工程学院蔡旭敏副教授、黄申林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赵征教授,在生物质高值化利用的前沿研究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近年来,除天然药用外,一些天然产物的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骨架种类较少,提取工艺复杂,这些纯天然AIE化合物(BioAIEgen)的开发还存在极大的困难。因此,通过化学修饰开发具有新型骨架的BioAIEgen是一个可行的研究思路。
Chromene,中文名为色烯,是很多天然药物分子和商业染料的结构骨架单元。相较于香豆素和色原酮,色烯含有1个非共轭sp3碳,类似于松香树脂酸的脂环碳(Nat. Commun. 2021, 12, 1773),可能会对发光性能带来特殊影响。研究采用水相反应构筑一类天然色烯基BioAIEgen,并阐明了其位置异构和多晶型依赖荧光特性与分子结构和聚集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此外,天然骨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使其实现内质网靶向成像。研究提出采用水相合成手段构筑新型BioAIEgen骨架结构的新策略,为开发新型BioAIEgen提供指导思路。
研究论文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TOP 5期刊)在线发表,题为“Chromene-based BioAIEgens: “in water” synthesis, regiostructure-dependent fluorescence and ER-specific imaging”(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93/nsr/nwad233)。化工院蔡旭敏副教授、黄申林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赵征教授为文章通讯作者。蔡旭敏副教授、博士生蔺玉婷、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张鉴予为共同第一作者。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该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南京林业大学标志性成果培育项目等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