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化工院研究团队在《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上发表研究成果

来源:化工院通讯员:徐桂红摄影: 编辑:尹申申审核:袭开国、姚建峰、徐勇浏览:时间:2025-03-05

字号:【

【南林新闻中心讯】近日,我校化学工程学院教师宋亮亮、蔡灵超在国际权威期刊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影响因子20.3)发表了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copper-catalyzed multicomponent reactions with photoinduction”的综述文章(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cr.2024.216428),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化学工程学院教师宋亮亮和蔡灵超教授分别为论文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Erik Van der Eycken教授和厦门大学龚磊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与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

多组分反应,因具有高的原子和步骤经济性、同时构建多个新化学键、提供多样性合成等优势,在合成化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且反应产物为后期的进一步官能团化提供更多机会。因其廉价、低毒、丰富的氧化态和单电子或双电子转移路径等特性,铜催化多组分反应备受关注,最为经典的为A3偶联反应。与传统的铜催化多组分反应相比,光催化的引入提供了温和的反应条件和新颖的反应路径。同时,铜催化也为光催化提供了微调自由基反应性的新途径。

本研究系统总结了光诱导的铜催化多组分反应,从协同催化和双功能催化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光催化剂和铜催化剂的协同效应,多种自由基前躯体和亲核试剂被应用于不同种类的多组分反应;铜催化剂本身已被证明可以用作光敏剂,因此双功能的铜催化也被成功用于一系列多组分反应,避免了额外光敏剂的添加。通过引入手性配体,光诱导铜催化的不对称多组分反应成功被用于重要手性分子的高效合成。光诱导的铜催化多组分反应大大拓展了铜催化多组分反应和自由基化学的应用范围,为重要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提供了新方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