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要闻

王明庥、张齐生院士入围“江苏高教30年重要影响人物”候选人

来源:江苏教育新闻网通讯员:新闻中心摄影:编辑:新闻中心浏览:时间:2015-11-23

字号:【

      【南林新闻中心讯】在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成立三十周年之际,近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联合举办了“江苏高教30年重要影响人物”评选活动。经组委会评审,最终确定了29名候选人,其中,我校王明庥院士、张齐生院士入围。

王明庥

       王明庥(1932- )男,汉族,湖北枝江人,是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江苏省首批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自上世纪60 年代末,王明庥院士率领课题组潜心林木遗传育种基础理论研究,在杨树培育理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先后选育出了“杨树新品种NL-80105、NL-80106、NL-80121”,连续获得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奖,为开发黄淮海平原做出了重大贡献,该项目在1988年获国务院开发黄淮海平原科技特等奖。

       在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杨树产业的发展壮大极大地推动了江苏林业的发展,江苏以0.7% 的林地面积创造了占全国7%的林业产值,其中杨树总蓄积量6841万立方米,生产量居全国第一。1984年被任命为南京林业大学校长后,他根据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的需求,特别是针对林业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学校由单科性向多科性发展的思路,倡导多学科协同推进科学研究和跨学科培养人才,并在工作中围绕林业产业需求建立了跨学科的科研团队。

       为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他较早地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促使思想活跃、具有开拓精神的一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缓解了当时教师年龄结构中的“断层”与多学科发展需求问题,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在工作中十分重视教学工作,1973年,他编写了《树木育种学》,成为当时一本适合于林业高等院校的教材,1980年主编的《树木遗传育种学》、1989年主编的《林木遗传育种学概论》这两本教材也均被多所高等林业院校采用。

 

张齐生

       张齐生(1939-)男,汉族,浙江淳安人。1961年至1984年任南京林学院木材工业系人造板教研室助教、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系讲师,1984至2000年历任南京林业大学科技处处长、竹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其中,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至2008年任浙江林学院院长,现任浙江农林大学名誉校长。作为我国率先开展竹材工业化利用研究的学者,针对市场需求和竹材自身的结构和特性,张齐生不断坚持科技创新,攻坚克难,先后开发成功车厢底板用竹材胶合板、建筑用竹材胶合模板、竹材碎料板、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竹木复合层积材、竹炭、竹醋液等系列产品,7次斩获国家科技大奖,出版专(译)著8本、论文百余篇。

       张齐生不仅在竹材学术研究上颇有造诣,而且将“师德”作为衡量自己一生工作的镜子,将师德贯穿于工作、科学追求中。他十分重视本科人才培养。当选院士后,仍然坚持带头给本科生授课。每年新生入学后,他还会给本科生做题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讲座,深受师生好评。他还坚持在业余时间每年给学生上党课。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重视实践育人。在他承担的不少重大科研项目中,通常会吸纳本科生参与。对青年教师深感压力的科学研究工作,张院士也是循循善诱。他说,想选好题是科研成功的关键,好的课题来源于政府、企业和百姓所需;走出科研院所大门,深入生产生活一线;善于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2003年被评为江苏省师德标兵。

       即日起,评选活动进入社会公众评审阶段,公众评审时间:2015年11月20日00:00-11月27日24:00,投票链接:http://hd.jsenews.com/gjvote/index.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