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要闻

【踔厉奋发这五年④】为“绿色中国”贡献“南林智慧”——5年来,我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来源:通讯员:沈惠、谌红桃摄影: 编辑:新闻中心浏览:时间:2022-09-25

字号:【

【南林新闻中心讯】科技创新是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因素,而高校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主战场。5年来,我校对接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特色,坚持科研自主创新,在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双碳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中,在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校之路上,为“绿色中国”贡献出了一个个“南林方案”。

加强平台建设,服务生态文明

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以及成果产出的基础支撑体系。5年来,学校加强科研条件建设,通过优化重组,着力建设各级各类重点科研平台,基本形成了面向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科技支撑平台体系。 

2019年2月26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林产化学与材料国际创新高地在南京揭牌成立。该国际创新高地的依托单位是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这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省级人民政府共建的第一个国际创新高地。

这个被誉为“林产工业硅谷”的科研机构,成立以来,突破林源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林木生物质医用功能材料等多项重大关键技术,助力我国林产工业技术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并引领学校科研平台发展。

5年来,学校新增“智能家居”等其他省部级创新平台13个。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进入省部共建序列,林业资源高效加工利用协同创新中心转入正式建设序列。机电包装生物质材料国家工程中心顺利通过省发改委竣工验收。

此外,在人文社科领域,5年来,学校科研平台建设成绩喜人。

学校成立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智库,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软科学研究平台1个,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合作研究基地1个,获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1个,新增校级人文社科研究机构7个。

这些平台的建立和完善,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林木保护、林源产品的应用技术等多方面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战略作出了大量贡献。

 “真刀实枪”鼓励基础研究,国际影响力显著攀升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也是学校影响力的重要体现。5年来,学校在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项目研发等方面成绩显著。2017年以来,学校累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项,年均增长18%。

在国际知名刊物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9558篇,5年来年均增长72%;《Nature》《Science》《PNAS》等顶级期刊论文均实现零的突破,影响因子10.0以上的论文283篇。 

青年教师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为引导他们执着从事基础研究,学校设立“青年创新基金”,“真刀实枪”鼓励并支持青年教师潜心基础研究。

政策的激励结出硕果。学校先后获国家“优青”项目资助3项,实现历史性突破。

5年来,学校人文社科也春华秋实、成果丰硕,凭借我校学科特色和优势,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南林智慧。

在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学校“社会科学研究”单项得分从2018年的0.96上升到2022年的3.044,为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5年来,学校获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近200项,立项数和项目层次均双双取得突破。文科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研奖12项,其他市厅级奖20余项,省部级奖项数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种下片片“致富林”,发出南林最强音

我校立足江苏、面向南方、辐射全国,主动对接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积极拓展科技服务的广度和深度。5年来,学校先后与40余家地方政府、企业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与30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联盟;开展“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等科技帮扶工作,累计选派130余名“科技市长(助理)”“科技镇长”“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科技副总”“第一村支书”等深入基层,指导生产、提供咨询。

2017年以来,学校累计承接社会服务项目5482项, 2020年以来,单项经费100万元以上的横向项目达20项,500万元以上的3项,1000万元以上的1项,“大横向”科技服务模式成效显著。我校竹类研究所多年扎根西部贫困山区,扎实开展科技服务,《“科技竹”挑起乡村振兴“金扁担”》入选教育部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5年来,我校的科研工作者胸怀家国,情系民生,实现了在速生杨木加工关键技术、竹材加工利用、银杏培育与加工等一批重大技术成果的攻关和产业化,在中华大地上种下了一片片郁郁苍苍的“致富林”。

学校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以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纷纷建言献策、提供技术支撑,发出了南林强音。

5年来,学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各类省级奖励25项;人文社科研究报告获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3份,省部级领导批示20余份;研究成果获决策咨询类奖3项;承担国家高端智库研究项目1项、国务院研究室和江苏省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3项。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未来的南林,我们将缪力同心、接续奋斗,持续以高水平的科技研发、高价值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美丽中国”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南林智慧和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