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要闻
【南林新闻中心讯】10月8日-9日,由江苏省工学4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我校研究生院和土木工程学院承办的“江苏省研究生绿色建造学术创新论坛”在南林大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得到省教育厅、江苏省公路智能检测与低碳养护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竹木装配式建筑绿色全产业链研究与示范中心、国际竹藤组织等单位的支持,以“绿色建造”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建造方式,提升研究生绿色创新意识。
江苏省工学4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河海大学副校长董增川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董增川对南京林业大学为本次论坛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并阐明了推动绿色发展、发展绿色建造的必要性,鼓励广大研究生脚踏实地、勇于创新。
我校副校长李维林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本次创新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李维林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在学校发展、研究生人才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希望参会同学珍惜论坛提供的学习交流机会,拓展思维边界、激发创新热情,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快速成长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论坛上,特邀报告专家学者围绕土木行业低碳环保与绿色建造从不同维度与视角分享了学术前沿进展。中国工程院刘加平院士带来的“现代混凝土低碳发展的技术路径”为大家指明了混凝土材料未来的研发方向;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高玉峰教授的报告“自密实固化土填筑新技术及工程应用”为解决回填土工程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郭彤教授介绍了“城市重要建筑安全监测与智慧诊断研究初探”,生动阐述了智能建造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范峰教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周颖教授、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冯鹏教授,分别在线带来了“半刚性节点空间网格结构研究”“地震工程:从抗震、减隔震到可恢复功能防震”“面向智能建造的新型结构技术”等精彩学术分享;我校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魏洋教授向与会专家和代表介绍了学校在土木人才培养与特色发展方面取得的进展。
据悉,本次论坛共设立四个分会场,围绕“绿色建材、低碳材料、固废材料”“绿色竹木结构、复合材料结构、新型结构、装配式结构、绿色岩土与防灾减灾”“智能建造、智慧交通、智能监测(检测)、3D打印”等主题进行线下和线上报告,来自近20余所高校60余名研究生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评委专家针对研究选题、研究方法、分析结果、报告表现等进行点评,并为同学颁发报告证书。根据报告质量和汇报表现,秉承鼓励创新、严谨治学的原则,论坛共评出“研究生优秀学术报告”特等奖3名、一等奖8名、二等奖18名。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响应国务院提出“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广绿色建材,加快建筑节能改造”的号召,更是围绕行业转型发展进行的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探索。学校将继续以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为指引,以高质量发展为站位,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为方向,面向学术前沿、推动技术创新,积极为我国土木行业转型发展和高质量研究生培养贡献南林力量。
论坛主会场设置在南林大厦,各分会场进行线上直播,数千名研究生在线观看。来自我校、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海洋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西南林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的硕博士研究生,以及来自中建科工集团江苏公司、中铁桥隧技术有限公司、江苏高速公路工程养护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双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江苏现代路桥有限公司、南京先行交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华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