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要闻

我校参与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项目考核会顺利召开

来源:林草学院通讯员:杨万霞摄影: 编辑:雷蕾浏览:2375时间:2023-07-25

字号:【

【南林新闻中心讯】7月19日,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牵头承担,我校作为课题承担单位参与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种质资源培育与质量提升”重点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杨树大径级工业资源材精准高效培育技术研究”“里程碑”考核会在山东高唐召开。考核会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办,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承办。会议邀请了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张方秋研究员、国际竹藤中心范少辉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王鹏程教授、河北农业大学黄选瑞教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魏建华研究员任考核专家,张方秋研究员任考核专家组组长。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专项管理团队项目主管董文研究员、流动专员蔡明教授及赵婉莹博士,最终用户代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学技术司李世东一级巡视员、祝万顺博士,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科技与国际合作处陈岩松处长、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级调研员张景臣副局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处王军辉处长等出席会议。来自项目牵头单位、课题承担单位以及参加单位的法人代表、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课题负责人、课题联系人、子课题负责人、核心技术骨干和研究生共计80余人参加会议。

据悉,该项目由我校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和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杨树研究所、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10家单位共同承担,执行期限为2021年12月-2024年11月。

考核会分为现场考察和会议评议两部分。

现场考察环节,与会专家领导一行对山东高唐国有旧城林场杨树大径材培育试验示范基地进行现场考察,实地抽查了项目阶段性成果“黄泛平原区杨树大径级优质工业资源材精准高效培育技术模式”应用效果。基地负责人、项目组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贾黎明院长介绍了基地试验研究的总体情况,课题负责人席本野教授对自主研发的林木耗水精准测定、深层土壤水分监测、土壤干层补水修复及精准灌溉等技术内容作具体讲解和展示。

会议评议环节由董文主持。项目负责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首席专家苏晓华研究员详细汇报了项目研究背景、目标与研究任务、“里程碑”考核任务完成情况、“里程碑”节点重要研究进展、阶段性重大成果等。

会上,考核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组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对项目“里程碑”节点进展和成果的关键技术等进行了质询和讨论,一致同意通过“里程碑”节点考核,认为项目围绕杨树大径级工业资源材产量和质量精准提升的目标,从立地与品种精准适配、高效林分结构维持、地力可持续维护、优质目标材形成调控以及全周期复合经营技术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完成了“军令状”规定的各项研究任务和考核指标;建立了“黄泛平原区杨树大径级优质工业资源材精准高效培育技术体系”“江汉平原区杨树大径级工业资源材高效培育技术体系”和“松辽平原区杨树大径级优质工业资源材高效培育技术体系”3项技术模式,单位面积林分蓄积年生长量比现在每亩1m3提高10%以上,目标材种林分大径级比例和无节材出材率分别提高到52.5%和50.5%以上;在杨树大径材人工林水分需求量测定与估算、林分生长精准预估、土壤深层水分管理、林下植被生态管理、全自动化高精度树木结构研究、不同龄期无节良材促成、湿心材形成调控、全周期高效复合经营以及立地与品种精准适配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专家组表示,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将有利于改变我国大径级材紧缺、木材过度依赖进口的局面,并为解决国家木材安全、国土生态安全、乡村振兴和双碳目标、林业高质量发展等面临的重大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李世东表示,项目将继续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更加精准科学地开展研究,更加注重杨树大径材培育技术模式等核心成果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进一步明确技术模式在杨树大径材产量、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等方面的效果。

会后,项目组根据与会领导专家意见进行了内部交流和研讨,进一步明确了项目“揭榜挂帅”的定位要求以及研究的核心任务和技术指标,并对项目下一步研究实施和标志性成果梳理作针对性部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