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要闻
【南林新闻中心讯】9月23日上午,第五届全国林业院校校长论坛在我校正式开幕。开幕式后,国家林草局信息中心主任敖安强、国家林草局科技司一级巡视员李世东、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骆有庆等围绕“数字化转型,赋能林草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分别作大会主旨报告。主旨报告会由我校副校长赵剑锋主持。
国家林草局信息中心主任敖安强作报告
敖安强以“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建设实践与展望”为题作报告。他介绍了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建设的基本理念、具体举措,特别是已经建成的成果,并指出,感知系统建设全方位带动了林草各方面工作的技术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但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总体林草数字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新技术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突出问题。他强调,要通过抓好感知系统的应用、标准化建设、大数据建设、新技术应用、安全管理等,更好地服务林草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希望加强与各院校的沟通交流,更加重视林草信息化、智慧化建设方面的人才培养,共同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林草局科技司一级巡视员李世东作报告
李世东围绕“智慧林业和科技创新”作报告。他从智慧林业基本脉络、基本概念、基本定位、基本缘由、基本观念、基本思路等方面,阐释了智慧林业的六大基本问题。介绍了近年来全国林草科技的十大重要进展,分析了世界林草科技前沿新形势和我国林草发展的新需求。他指出,要坚持四个面向,聚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林草资源培育经营、林草资源高效利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地建设、林草重大灾害防控、林草装备制造、城乡美化宜居、重大战略研究、高端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十大重点领域,构建高水平林草科技创新体系,支撑引领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骆有庆作报告
骆有庆聚焦“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思考、体会与建议”作报告。他从新形态教材建设的回眸、新形态教材的主要特征、林学类课程对新形态教材的对应特点、《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新形态教材建设计划等方面,指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让高质量教育变轨超车的方法之一,而融媒体、人工智能、AR/VR新教材则是发展的重要趋势。他表示,要以纸质教材为蓝本,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将纸质教材和数字资源相结合,并强调,新型教材应该注重内涵深化并泛化受众,以体现新内涵、重构知识体系、重组内容优化为核心,突出政策引领,拓展教材功能,不断提升编写者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主旨报告会后进行大学校长交流报告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