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南林新闻中心讯】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润心”行动,继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心理危机事件干预处置能力,6月12日下午,我校特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科主任李箕君开展大学生应急心理危机干预与就医策略专题讲座。全体辅导员、班主任代表、宿舍管理员、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专职教师等200余人参加讲座。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姜俊玲主持专题讲座。
讲座中,李箕君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与高校学生工作实际相结合,介绍了心理危机干预三级预防机制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他表示,一级预防旨在消除或减少病因或治病因素,以防止或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二级预防重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完全缓解与良好的愈后,防止复发;三级预防力求做好精神残疾者的康复安排,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尽可能地渐少精神残疾的发生。
李箕君从心理健康服务的逻辑程序出发,明确高校心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范畴。他表示,工作过程中要树立法律和风险意识,认识到危机的主体是“人”,可根据危机的紧张反应以及常见的应对方式判断学生的心理状态。他强调,要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将其放在干预决策的前端,依托谈心谈话仔细观察、倾听、判断学生的真实状态,评估其风险等级。李箕君以抑郁症为例,从是否存在早醒、情绪低落、自杀念头、与过往差异等多角度进行观察、评估,并说明就医策略。
姜俊玲在主持会议时表示,本次讲座对提升学生工作队伍心理育人水平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为今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了方法和途径,学院、班级、宿舍要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形成牢固的工作联盟,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视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加强协同育人工作机制;要做好人文关怀,将心理工作融入日常管理,理解、支持学生,共同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我校将继续有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断加深学生工作队伍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能力,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