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我校文科研究成果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来源:人文社科处通讯员:冯鑫摄影: 编辑:尹申申审核:袭开国、高晓琴浏览:时间:2025-08-31

字号:【

【南林新闻中心讯】近日,我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林基地研究员农春仕作为第一作者完成的重要理论文章《“第二个结合”视阈下家国情怀传承发展的逻辑理路》,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7期转载,原文发表于《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是展示国内人文社会科学前沿学术成果的权威期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摘类刊物。该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象征着原创性学术成果的理论前沿性、思想前瞻性和重大创新性,是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文章指出,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因子,面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第二个结合”为其现代转型提供了以下契合点:价值目标的内在一致、价值内涵的彼此契合和价值路径的具体统一。家国情怀在“第二个结合”的作用下实现了现代转型,被赋予了强化人民主体性的新时代内涵,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保障其重获新生,在党的领导下真正把家国共同体价值观凝聚起来,最终构建出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家国情怀新形态。站在“第二个结合”的高度推动家国情怀的传承发展,仍需要巩固、维护和完善新型生产关系,以夯实家国情怀的物质财富共享基础,催生家国一体的共同理想和统一意志;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教育,形塑出公平正义、义利统一的新型义利观,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同时兼顾个人合法利益满足的集体主义价值原则,凝聚起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基于问题导向推进家国情怀的现代转型,强化对新型义利观以及家国共同体意识等家国情怀现代形态内涵的理论创新,增强对家国情怀现代转型中自我“革命”、自觉“传承”、自在“结合”和自信“发展”等内在规律的认知,进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