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要闻
【南林新闻中心讯】4月27日,我校和昭通市人民政府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云南昭通举行。我校副校长尹佟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曹福亮,昭通市副市长王东锋、昭通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明波等出席。昭通市委组织部、科技局、林草局等市直部门和骨干企业负责人,浙江农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林科院等单位有关专家,我校科技处、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竹类研究所等单位负责人和专家代表参加。仪式由李明波主持。
尹佟明在讲话中对昭通市及相关科研单位长期以来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科技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学校积极实施“伙伴行动计划”,强化和云贵川等南方林业资源大省有组织科技服务,涌现出了一批社会服务典型案例。以曹福亮院士为代表的经济林有组织科研团队扎根祖国西南地区,坚持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开展银杏、竹子、核桃等特色经济植物资源培育利用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他表示,此次校地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围绕竹子特别是在竹笋和竹材产业发展方面深度合作、协同攻关。期待校地双方携手,通过共建创新联合体等平台,建成生态科研的高地、人才汇聚的平台、绿色发展的引擎,有效实现科技创新与生态保护的深度融合,共同写好竹子这篇大文章。
王东锋在致辞中介绍了昭通市基本情况以及竹子等资源分布和产业发展现状。他指出,昭通市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竹资源种类丰富、品质优良,素有中国“筇竹之乡”“方竹之乡”的美誉。昭通市正努力践行“两山”理论和“以竹代塑”倡议,按照生态与产业融合的思路,全力推进竹子全产业链和品牌建设、林下经济和联农带农发展模式,致力于打造乡村振兴发展新样板。王东锋表示,产业发展壮大离不开科技的有力加持,此次校地合作签约,市政府将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制度和激励机制,科学谋划竹产业发展有效路径,统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的科技和人才优势,为昭通竹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助力昭通将竹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和产业胜势。
曹福亮介绍了项目合作背景、内容框架、创新联合体和创新团队等情况。他表示,昭通竹子资源禀赋突出,此次合作协议签订,既是深化区域协同创新、凝聚发展合力的关键路径,更是东西部携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务实行动。依托学校学科和科研优势,科研团队将聚焦云南省昭通市小径笋用竹、竹材加工利用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发挥各方科技和人才优势,协同合作,开拓创新,为推进昭通市“小竹子大产业”战略实施提供支撑,聚力服务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
签约仪式后召开了竹产业发展座谈会,与会专家分别从竹产业战略规划、竹品种选育、竹资源高效培育、竹笋锁鲜技术、竹子食品开发、竹剩余物资源利用、竹质新材料开发、竹质家具设计、竹文旅等专业视角,对昭通竹产业发展提出了系统的意见建议。
在昭通期间,专家一行考察了昭通竹创意展馆,盐津县、大关县竹示范基地、竹笋加工和竹文化企业,实地了解竹资源分布和加工产业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