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要闻
【南林新闻中心讯】11月23日,我校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召开2025年智库工作研讨会暨研究院理事会、学术委员会会议。江苏省林业局副局长史新明,江苏省农垦集团副总经理王立新,江苏省教育厅原一级巡视员袁靖宇,江苏省社科联原一级巡视员徐之顺,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沈和,南京财经大学原副校长张为付以及我校党委书记赵茂程、副校长张晓琴等出席会议。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科技处、人文社科处、高等教育研究所、智林国际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张晓琴主持。

赵茂程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坚持农林牧渔并举,发展林下经济,壮大林草产业”等战略部署。站在历史关口,作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行业发展的省级重点培育智库,研究院须紧随国家重大战略、行业重大需求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勇担使命、勇立潮头,将智库建设全面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大局,努力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的“智囊团”、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国际生态治理话语体系的“贡献者”。

史新明对研究院近年来在聚焦“国之大者”深研究、聚焦资政决策强服务、聚焦成果转化抓对接等方面取得的高质量发展成果予以高度认可。面向“十五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要求,他在分享省林业局未来五年工作规划的同时,也对研究院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在研究的领域上要突出阐释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的关系;二是在研究的地域上要放眼全国,立足江苏,进一步擦亮“江苏林业”名片;三是在研究布局上要充分发挥好研究院所辖9个研究中心的研究特长,形成“一点多面”“美美与共”的优势互补格局。

王立新在讲话中简要介绍了集团与我校在林木育种、绿色产业规划等领域联合攻关项目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并就未来江苏农垦与研究院产学研用合作的拓展与深化阐述了初步设想。他表示,要围绕增产增效与减排低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零碳农场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打通从技术研发到田间应用的转化链条,共同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新范本,切实把科研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及生态产业发展优势。

张晓琴在主持会议时对研究院的未来发展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强化问题导向,推动供需精准对接;二是深化协同融合,构建开放创新生态;三是突出育人功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她表示,智库的生命力在于“有用”,核心在“用好”。要坚持从现实问题出发,紧扣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大需求和前沿方向,以课堂教学、科研训练与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多学科交叉、多主体协同的联合攻关,以及高水平的智库团队打造,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系统性、集成化的解决方案,切实提高智库成果的决策影响力和社会服务力。
会议期间,袁靖宇、南京林业大学数字林业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孔凡斌增补为研究院理事会首席专家、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林业局行政审批与科技产业处处长程祎、我校党委办公室主任徐登伟增补为研究院理事会理事。研究院首席专家、理事会成员及学术委员会委员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就如何聚焦林业发展“小切口”,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大文章”作观点分享。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高强作研究院2025年度工作报告,并就研究院理事会成员变动作情况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