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要闻
【南林新闻中心讯】10月25日,“生态修复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会议邀请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首席科学家高吉喜作主旨报告,副校长赵剑锋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司、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江苏省林业局、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以及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单位20余名代表以及我校教务处、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负责人和师生代表等参加会议。

赵剑锋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专家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生态修复学专业建设是以“守护绿水青山、培育生态英才”为已任,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其专业体系建设与发展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交流。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携手各单位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司生态保护管理处处长刘羿介绍了我国生态保护修复最新要求。他强调,生态修复学专业建设与教材编制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动林草产业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探索生态保护修复向经济发展新动能转化的创新路径。
主旨报告环节,高吉喜围绕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实践作了题为“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对生态修复的一点思考”的主旨报告,系统讲解了生态修复理论演变、生态修复实践等内容,并解读了如何平衡“生物多样性增加”与“生态功能提升”的关系等关键问题。
在专业建设与教材编制大纲研讨环节,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院长姜姜从生态修复学专业建设历程、建设举措及建设成效三方面,讲述了我校“产教融合、思政引领、实践创新”的生态修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副院长刘徐兵提出了生态修复学专业发展需要融合学科交叉前沿、面向社会需求的教学创新模式。与会人员围绕《生态修复学原理与实践》《生态修复规划与管理学》等教材编制展开了深入交流研讨。
